肖恩
From Ultima Markets

Trusted guidance from our knowledgeable experts. Get the latest market news, analysis, and Ultima Markets updates.

, , , , , , , , ,

關稅陰霾籠罩,IMF警告全球放緩

隨著202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本周拉開帷幕,全球金融領袖對經濟增長放緩、潛在的通脹飆升以及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所帶來的擾動影響發出警告。 IMF下調2025年全球GDP預期 IMF在本周的春季會議上將2025年全球GDP增長預期下調至2.2%,並指出日益升溫的貿易緊張局勢和分散的政策響應是主要原因。川普總統的美國關稅政策受到關注,因其可能引發市場波動並削弱投資者信心。 (IMF全球GDP預期(2023-2025);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此次下調的預期是兩年來最為嚴峻的一次修正。IMF總裁克里斯塔琳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持續的貿易中斷和關稅風險”是主要的經濟阻力。 儘管IMF沒有直接譴責川普政府的廣泛關稅政策,但其語氣明確表示,保護主義仍是全球經濟面臨的一個重大風險。IMF指出,如果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全球供應鏈的“碎片化”可能會進一步固化。 投資者需求更高溢價,擔憂加劇 美國20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至近兩個月來的新高,接近4.90%,由於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以及全球貿易情緒惡化,投資者要求更高的溢價。 (美國20年期國債收益率;來源:TradingView) 儘管市場對2025年6月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不斷增加,預計全年將有三次25基點的降息,可能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3.50%-3.75%,但收益率的上升反映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長期前景的擔憂,尤其是在貿易不確定性持續的情況下。 美國股市展望 儘管在4月9日川普暫停關稅的宣布後,美國股市基準指數標普500(SP500+)出現強勁反彈,但該指數近期繼續走低,凸顯市場情緒脆弱。 “由於關稅壓力持續,市場情緒短期內難以恢復,”Ultima市場高級分析師Shawn表示。 (SP500+, 日線圖分析;來源:Ultima Market MT5) 從技術面來看,熊市前景依然保持不變,因為該指數繼續低於關鍵的5400點水平,而這一水平通常被視為標普500的熊市區域。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僅供參考,旨在幫助讀者了解市場形勢,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准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絕對准確性,並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Ultima Markets對于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類資料而可能導致的任何損失或虧損(包括但不限于利潤損失)不承擔責任。

, , , , , , ,

久攻不上,以太坊存下跌概率

今日Ultima Markets 為您帶來了 2025年 4月 18日的以太坊深入分析。 以太坊基本面分析 以太坊技術分析 以太坊日線圖表分析 (以太坊的日線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以太坊—2小時圖表分析 (以太坊2小時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以太坊樞紐線指標 (以太坊的30分鐘圖,來源Ultima Markets APP)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 , , , , , , ,

歐央行再度降息,聯準會靜待未來數據

4月17日,歐洲央行(ECB)如市場普遍預期宣布將關鍵利率下調25個基點,這是自2024年6月以來的第七次降息。本次決議將存款機制利率調降至2.25%,主要再融資利率降至2.40%,邊際借貸利率降至2.65%。 此次進一步降息旨在支撐歐元區經濟,應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特別是美國近期加徵關稅對歐洲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 歐洲央行維持依賴數據立場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強調,此次降息為一致通過的決定,反映出市場對美國關稅所引發之需求衝擊的擔憂。她指出,貿易緊張局勢恐將抑制歐元區的出口、投資與消費。 拉加德亦指出,雖然通膨已回落至接近歐央行2%的目標,但因全球貿易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升高,經濟成長前景已明顯惡化。 在本次4月會議中,歐洲央行並未提出明確的未來政策路徑,仍維持依賴數據的政策立場,未來的利率決策將根據每次會議時的經濟與金融數據來決定。 聯準會鮑威爾:關稅衝擊超預期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週四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談話時,回應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背景是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級。 鮑威爾指出,川普政府近期實施的關稅政策「遠高於預期」,令人擔心可能推高通膨並拖累經濟增長。他強調,聯準會將持續履行其「雙重任務」,並在必要時調整貨幣政策。 「我們將審慎行事,」鮑威爾表示,聯準會將等待更多數據以全面掌握關稅的經濟影響後,才會做出利率決策。 這種審慎立場亦為未來數月的降息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在通膨保持穩定、經濟數據轉弱的情況下。考量到5月或6月利率會議前還將公布兩至三份通膨報告,市場越來越預期若數據允許,聯準會可能於6月啟動寬鬆政策。 (CME Fedwatch 工具-會議機率;來源:CME Group) 歐元兌美元測試多年高點 (歐元/美元 日線圖;來源:Ultima Market MT5) 歐元/美元目前交投於1.1400附近的三年高點,正測試2022年2月高點區域的壓力位。 從技術角度來看,該區域可能構成短期阻力。然而,若歐元/美元成功突破1.1400,並在未來幾個交易日穩定站上1.2100,將進一步強化歐元的多頭趨勢。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僅供參考,旨在幫助讀者了解市場形勢,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准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絕對准確性,並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Ultima Markets對于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類資料而可能導致的任何損失或虧損(包括但不限于利潤損失)不承擔責任。

, , , , , , ,

美日關稅談判未達成結果,日元短期升值趨勢放緩

今日Ultima Markets 為您帶來了 2025年 4月 17日的美元兌日元深入分析。 美元兌日元基本面分析 美元兌日元技術分析 美元兌日元日線圖表分析 (美元兌日元的日線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美元兌日元—2小時圖表分析 (美元兌日元2小時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美元兌日元樞紐線指標 (美元兌日元的30分鐘圖,來源Ultima Markets APP)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中國GDP優於預期,貿易戰陰影仍未散去

中國經濟在2025年第一季展現出強韌的表現,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5.4%,優於市場預期的5.1%,根據國家統計局週三公布的數據。 3月的經濟數據亦表現亮眼。零售銷售年增5.9%,高於2月的4%;工業生產則激增7.7%,顯示內需動能持續強勁。 (中國GDP年增率;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貿易戰前的「搶出口」? 儘管數據表現強勁,但這波成長動能是否能持續,市場仍存疑慮。近期,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45%的高額關稅,中方則反制性地對美國商品課徵125%關稅,雙方緊張升級為全面貿易戰,引發對全年經濟展望的擔憂。 部分經濟學者指出,第一季的經濟衝刺可能反映了企業為了避開4月即將實施的關稅而提前出貨的「搶出口」效應。若屬實,貿易戰的真正影響可能要等到接下來的經濟數據才會逐步浮現。 人行寬鬆政策可期 在外部壓力升高的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PBoC)預期將加強政策支持。人行已針對特定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以增加市場流動性,尤其是扶持受出口衝擊較大的中小企業。 若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高,預料還會有更多定向降準措施出台。若關稅對經濟成長與就業產生重大衝擊,進一步降息亦不排除。 儘管首季表現優於預期,但中美貿易戰升溫仍為下半年帶來重大下行風險。預期決策層將持續動用貨幣與財政政策工具,穩定經濟基本面。然而,貿易戰的實質衝擊將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逐步顯現。 Ultima Markets 高級分析師 Shawn 表示:「人行可能會推出更多寬鬆政策,以因應貿易戰所帶來的挑戰。」 他補充指出:「中國顯然已準備好在面對全面貿易衝突時,動用全套政策工具應對。」 美元兌離岸人民幣走勢展望 儘管美元整體偏弱,但美元兌離岸人民幣(USDCNH)仍維持強勢,主因為中國央行持續採取寬鬆政策,並可能針對出口採取「有管理的貶值」策略。 (USDCNH日線圖分析;資料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從技術面來看,USDCNH曾一度突破關鍵阻力位7.36,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仍在。 儘管匯價自高點短線回落,顯示多頭動能略顯不足,但只要USDCNH穩守7.22上方,短期內仍具備進一步上漲的潛力。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僅供參考,旨在幫助讀者了解市場形勢,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准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絕對准確性,並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Ultima Markets對于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類資料而可能導致的任何損失或虧損(包括但不限于利潤損失)不承擔責任。

, , , , , , ,

富時A50出現破底翻,牛市似乎就在眼前?

今日Ultima Markets 為您帶來了 2025年 4月 16日的富時A50深入分析。 富時A50基本面分析 富時A50技術分析 富時A50日線圖表分析 (富時A50的日線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富時A50—2小時圖表分析 (富時A502小時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富時A50樞紐線指標 (富時A50的30分鐘圖,來源Ultima Markets APP)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 , , , , , , ,

加拿大通膨放緩,央行可能按兵不動

加拿大2025年3月的年通膨率意外放緩至2.3%,低於2月份的2.6%(為八個月來的高點),也低於市場預期的2.5%。核心通膨同步放緩至2.2%,顯示整體物價壓力正在逐步趨緩。 (加拿大CPI與核心CPI年增率;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 這波通膨回落符合加拿大央行(BoC)對物價逐步正常化的預期,主要是因為年初商品與服務稅(GST)調整所造成的短期衝擊已開始消退。 加拿大央行4月利率決策:傾向維持現狀,展現鴿派立場 最新的通膨數據讓市場開始討論加拿大央行是否可能再次降息,但多數分析師仍預期央行在今天的會議上將維持利率不變。 過去10個月,加拿大央行已將基準利率共計調降225個基點,目前政策利率為2.75%,正好落在央行估算的中性利率區間中段。 在前次會議上,加拿大央行表示對未來貨幣政策將採取審慎態度,強調「貨幣政策無法彌補貿易戰帶來的影響」。由於貿易衝突對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高漲,央行當時也未提供明確的前瞻性指引。 這顯示出央行目前偏向「觀望」策略,市場普遍認為此次決策會暫時停止降息。但從最新數據來看,未來在2025年下半年仍存在進一步降息的空間。 今日加拿大央行的利率決策將同步發布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央行總裁提夫·麥克勒姆(Tiff Macklem)也將舉行記者會。儘管預期會按兵不動,但央行可能透過聲明或會後發言釋出鴿派訊號,特別是在川普總統主導下,美國貿易政策前景不明的情況下。 CPI公布後加幣走貶 受到CPI數據影響,市場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期升溫,加幣兌主要貨幣應聲走弱。儘管美元整體走軟,加幣仍在週二下跌,反映出市場對加拿大央行偏鴿的預期。 (USDCAD日線圖分析;資料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從技術面來看,儘管USDCAD出現反彈,但若美元疲弱趨勢持續,加幣仍有機會轉強。若匯價受限於1.3960阻力位下方,未來可能回測支撐,尤其是在利率決策後加幣情緒回升的情況下。 (CADJPY四小時圖分析;資料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另一方面,若加拿大央行釋出更偏鴿的訊號,加幣兌日圓可能進一步走弱;而日圓作為避險貨幣,近期有望續強,進一步加劇加幣兌日圓的跌勢。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僅供參考,旨在幫助讀者了解市場形勢,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准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絕對准確性,並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Ultima Markets對于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類資料而可能導致的任何損失或虧損(包括但不限于利潤損失)不承擔責任。

, , , , , , , ,

不確定性是市場主旋律,比特幣短期不宜過度樂觀

今日Ultima Markets 為您帶來了 2025年 4月 15日的比特幣深入分析。 比特幣基本面分析 比特幣技術分析 比特幣日線圖表分析 (比特幣的日線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比特幣2小時圖表分析 (比特幣2小時圖,來源Ultima Markets MT5) 比特幣樞紐線指標 (比特幣的30分鐘圖,來源Ultima Markets APP)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 , , , , , ,

投資者信心持續減弱,美元承壓

自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以來,美元已大幅下跌逾4%。這一跌幅反映出投資者情緒的重大轉變,資金正從美國資產流出,轉向歐洲和亞洲市場。 投資信心與資本外流 川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的決定,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疑慮。市場的即時反應是轉趨謹慎,投資者開始質疑美國金融市場的長期穩定性。這次關稅針對歐盟、日本等傳統盟友,已造成外交摩擦,並遭到多方批評。 地緣政治風險的升溫削弱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領導地位的信心,進一步導致明顯的資本外流。 美國資產,尤其是美國國債,近期遭遇大幅拋售,投資者轉而尋找更安全或更穩定的替代品。這波拋售推高了國債殖利率,顯示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升溫,以及對美國金融工具的需求下降。 面對貿易風險,聯準會維持謹慎立場 儘管3月的通膨數據展現正面進展,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仍保持謹慎。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指出,美國距離2%的通膨目標仍有「一段長路要走」,暗示短期內不太可能轉向緊縮。 根據CME FedWatch工具,目前市場預計在2025年底前將有2到3次降息,高於此前預期的1至2次。這一變化反映出市場對整體經濟風險的擔憂正在升溫。 (CME FedWatch 2025年降息機率圖;來源:CME Group) 美元持續承壓 隨著市場對美國資產信心減弱,市場對聯準會進一步寬鬆的預期也在增強,這加劇了對美元的下行壓力。上週,美元跌至三年來最低點,跌破關鍵心理關口100。 (USDX+ 美元指數日線圖;來源:Ultima Market MT5) 目前美元在此關鍵位置附近震盪,在美國經濟政策與全球貿易局勢持續不明朗的背景下,美元未來仍面臨挑戰。 從技術面來看,只要美元指數(USDX)維持在101.80以下,整體偏空趨勢可能延續,暗示美元仍有進一步下行空間。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僅供參考,旨在幫助讀者了解市場形勢,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准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絕對准確性,並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Ultima Markets對于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類資料而可能導致的任何損失或虧損(包括但不限于利潤損失)不承擔責任。

, , , , , , , ,

美國國債需求下降,資金轉向非美避險資產

上週,美國債券市場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下出現明顯波動。上週五,中國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更多報復性關稅,稅率由84%上調至125%,並於4月12日正式生效。 美國國債殖利率因需求疲軟而飆升 受到需求減弱影響,美國國債殖利率升至兩個月新高,10年期殖利率升至4.48%,30年期則升至4.85%,顯示長天期美債遭到大幅拋售。 有報告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正在減持美債,導致殖利率上升,並進一步施壓美元。激進的關稅政策與日益升高的政治不確定性引發對美國資產的廣泛拋售。 在2025年4月的30年期國債標售中,初級交易商被迫承接18.2%的240億美元發行規模,為2021年12月以來的最高比例,顯示其他投資人興趣疲弱。 同樣地,4月8日進行的3年期國債標售中,間接投標人(通常為外國央行)僅認購了79.3%,為2023年12月以來最低水準。 (美國10年與30年期國債殖利率走勢;來源:TradingView) 此一需求疲弱使得殖利率大幅上行,凸顯投資人對美國財政狀況的保守態度。 市場影響:殖利率上升 恐成川普政府新挑戰 美國國債需求的持續疲軟可能導致殖利率進一步上升,進而推高美國政府的籌資成本。對於積極推動降息的川普政府而言,這無疑構成了新的壓力。 需求下滑也可能反映市場對美國財政管理與經濟穩定的信心下降,恐進一步衝擊整體金融市場。 黃金飆升,成為全球避險資金首選 上週,黃金延續強勁漲勢,短短三日內大漲超過20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反映出在全球不確定性升溫下的強勁避險需求。 當前的「風險規避」氛圍正驅使資金撤離傳統資產,轉而流入黃金等避險工具,特別是在美債這類傳統避險資產需求走弱的背景下。 (黃金日線圖;來源:Ultima Market MT5) 從技術面來看,黃金整體維持多頭格局,3167美元的突破點現已成為關鍵支撐。根據斐波那契延伸目標,下一個潛在壓力區落在3300美元附近,對應161.8%延伸位。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僅供參考,旨在幫助讀者了解市場形勢,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准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絕對准確性,並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Ultima Markets對于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類資料而可能導致的任何損失或虧損(包括但不限于利潤損失)不承擔責任。